《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

时间:2023-01-24 23:42:24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15篇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1

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一课后,使我明白了很多,虽然水滴的力量微不足道,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自然的风景证明了这点,那我们人类,更是应该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学习它目标之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麻烦事,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滴水穿石的启示》主要讲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被岩缝中滴落下来的水滴给滴出来的。然后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来证明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的: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和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

其实,这样的名人事例还有很多,如:明末清初的一位史学家谈迁,发明避雷针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还有不惜自己生命发明炸药的诺贝尔……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诺贝尔。

“炸药大王”诺贝尔从小就对制作炸药很感兴趣。从此,他与父亲、哥哥一起发明炸药。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也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继续潜心研究。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 ……此处隐藏9024个字……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来填补“天才”宝座的空缺啊!

这就是我喜欢的一篇文章,一篇令人感慨万分的文章。因这它,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15

水有力量吗?我想,大家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有!平常洗手时都用水,能感觉到冲击力。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但是,如果我换一个问题:水滴有力量吗?大家还会说“有”吗?大部分同学应该都会说:“没有吧!手指就能抹掉的水滴,怎么会有力量?”但我告诉你们:有,只要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石头都能滴穿。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贝多芬……他们哪一个不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呢?

人人都可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但关键在于有没有付出。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吴文昊。吴文昊是我们班远近闻名的“书呆子”。有一次收作业,一下课就有组长把本组的作业交到我这儿。我急急忙忙数了数,就差吴文昊组没交,便赶紧跑到吴文昊的座位上,哪知他正在专心致志地捧着一本书“啃”呢!我见了“大发雷霆”:“快交作业!就差你们组没交了!”他显然被我吓了一跳,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这才抱着作业一本一本地数了起来。还有一次,我们去给陈一慕庆祝生日,其他人都在玩,只有吴文昊在专心地看书,旁边多吵都不管……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也让他每次在老师问课外知识时频频举手,获得掌声。

想想我自己,都觉得有些惭愧。几乎每学期都要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没有一次实现过。想积累知识,看到字排得密密麻麻的书就看不下去。做事情总坚持不下去。

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我一定会铭记这篇文章告诉我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而不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相信这样,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