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后感的作文合集七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后感的作文 篇1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人问过我,我自己甚至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刚到大学的时候,我有些迷茫。以前自己有一个目标: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至少高中三年,这个目标很清晰,这也成为我奋斗的动力。大学开学周的时候,我觉得突然间没有了方向,只是有一种很习惯的想法:我要好好学习,好好享受大学的时光,主要是在上海好好玩一玩,然后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让自己的生活丰富一些。选完课以后,听一些学长学姐说有些课程很难,我便放弃了社团,想自己先适应一个学期,感觉一下,如果课业负担比较重就不再参加社团活动了。没有参加社团其实还是自己的兴趣不够,说到兴趣这个问题,我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兴趣。从小到大,我没有培养过自己的兴趣:一来,我家里没有经济条件;二来,我父母都不看好学什么特长,只是教育我好好学习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其实,我父母算是农村最重视教育的家长了,和我一起长大的很多孩子仅仅上到初中就不再上学了。当时我就特别羡慕那些可以上兴趣班的孩子,因为我小时候特别想学钢琴和电子琴。当然,这个愿望要以后去实现了。所以我长这么大都没有什么特长,这也是我比较遗憾的地方。
这本书写了 ……此处隐藏8001个字……点时刻。而每一个零点时刻在触动我们灵魂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如此我们才得以成长。
从朱军的文字间可以感受到他对细微生活的体验,无论是和父母、妻儿、同事还是长者,他可以从一件事一句话中感受别人对自己的关切,也会从这些微小事情中传达自己对他们的爱。父亲的“还行”,很简单的两个字就让朱军很满足这是父亲给他的最好评价。还有谭梅的“我信你”等等,都是朱军对生活的细致体味得出的。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在qq上聊天,我说我出去一下至少要一个小时,后来他告诉我说你说至少要一个小时,让他觉得很舒服。因为他知道在这一个小时里我不会上线,他不需要的等待,要是我不告诉他我要花费的时间,他可能会一直等着。我当时很诧异,在我看来是很随便的一句话,他却可以这样解读。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从细微中挖掘生活的乐趣,自己舒坦别人也会高兴。
我曾经有幸亲眼目睹范曾老先生现场快速作画,但和朱军看完范曾老先生快速作画的感觉全然不同,包括先生对国学的领悟,我只有仰望的心,而没有追随先生的勇气,而朱军直接拜于先生门下。这就是我与朱军(虽然同学也叫我军军)最直接的差别,我缺乏他的那份自信,那种强烈的求知欲,那种拼搏的精神,从他学习单簧管、相声、主持人、书法、画画、写作等等都可以体现出他的这些品质。
我最喜欢朱军在评价“超女”时说的一句话:成功在自己的心里。当所有人对“超女”评头论足时,朱军没有做声,因为他不知道这股气流到底是好是坏,是不是一种新事物。有一点他说的很客观,无论这股气流是好手坏,但那些孩子是无辜的,她们能走上那个舞台就已经 必苛责他人。
正是有了对生活的细致体验,对别人的宽容理解,自己的刻苦奋进和强大的内心、清晰的思路,才成就了今天的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