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总六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工作计划了。但是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自嗨型工作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目标预设
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在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重点、难点】
探索有序的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设计理念】
“因数与倍数”这节课的内容,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安排的,在除法和整除的基础上,由整除直接演绎推理出来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的、冰冷的。而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操作和想像活动,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以及其中的“因倍关系”,进而生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建构是基于学生原有经验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极思考的结果。
【设计思路】
例1通过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出不同的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础上教学倍 ……此处隐藏6701个字……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具体措施:
1、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3、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一)数一数(1课时)
(二)比一比(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五)分类 (2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4、连加、边减、加减混合 4课时
5、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
(八)认识钟表(2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1、9加几 3课时
2、8、7、6加几 4课时
3、5、4、3、2加几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