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1-24 23:43:25
【精选】科学教案4篇

【精选】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此处隐藏2417个字……来做个有趣的实验。

(二)实验操作感知:液体沉浮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教师介绍实验操作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把密度同样大的蓝莓汁沿着杯子边轻轻倒入到西瓜汁中,观察果汁的变化,并记录在记录表里。

第二次,在蓝莓汁里加糖,使蓝莓汁达到饱和状态,再把蓝莓汁以同样方法倒入到西瓜汁,观察果汁的变化,并记录在记录表里。

第三次,在西瓜汁里加糖,蓝莓汁里不加糖,观察果汁的变化,并记录在记录表里。

2、指导幼儿操作实验。

3、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

师:第一次实验你是怎么做的,你发了现什么?

第二次实验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蓝莓汁会下沉?

第三次实验你又是怎么做的,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一次为什么西瓜汁下沉?

教师总结:通过三次实验结果对比得知:密度相同的饮料倒在一起混合了,密度不一样的饮料,密度大的重一些沉下去,密度小的轻一些浮上来。这样一个杯子里就会出现两层颜色的饮料。

4、检查幼儿实验情况,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

(三)进一步理解密度大的饮料沉下去,密度小的饮料浮上来的科学原理。

师:老师也想试一试,看,我手上有一杯农夫果园和一杯椰果,能不能调出两层颜色的饮料(教师操作),哇,我调出来了,真漂亮。

师:为什么农夫果园会沉到下面。

师:如果老师想让浮上来的椰果沉下去,你有什么办法?

教师总结:原来有很多饮料它们的密度都不是一样的,一个密度大、一个密度小,就能调出两层颜色的饮料。

(四)幼儿游戏:《小小饮料吧》幼儿尝试调两层颜色的饮料,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精选】科学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